孩子顶撞爸爸妈妈会产生很多伤害,第一它会损害家庭和谐,破坏孩子与爸爸妈妈的关系,影响教育的推行与孩子的成长。
孩子顶撞爸爸妈妈的害处
1、影响人际关系。有些孩子在家任性妄为,对父母出言不逊,到学校后总是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同学、老师,从而遭到同学的嫌弃,老师的“不待见”,致使人际交往不和谐。
2、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。以自我为中心,简单的处事方法一旦形成,为以后走向社会埋下隐患,其他人不想与你交往,当遇见困境时又无助,慢慢地就会心理失衡,孤僻、抑郁在所难免。
3、影响好家庭文化的确立与传承。和谐健康的家庭文化,是一个充满孝道,相互尊重的文化,关乎到子孙后代。一旦形成不好的家风,就会传承下去,俗话说,“上梁不正下梁歪,中梁不正倒下来。”
爸爸妈妈的什么行为会引起孩子的顶撞
1、对孩子提各种需要,自己却达不到。
譬如说让孩子不玩手机,自己却天天抱着手机放不下。需要孩子写作业,自己却在旁边看电视,针对如此自己达不到的,却需要孩子做的,孩子自然就会反感。孩子感觉爸爸妈妈对自己和对其他人的需要是双标,久而久之就导致了不想听爸爸妈妈的话。
2、根本不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。
父母只站在我们的立场考虑,根本不在乎孩子心里是如何想的,一直以我们的立场出发,感觉自己是在对孩子好,就需要孩子无条件服从。而孩子心里在想什么,在乎什么,父母也没过多的在乎和关心,孩子自然也非常抗拒跟爸爸妈妈交流说心里话了。
3、感觉孩子叛逆就是在找借口推脱。
不少爸爸妈妈,不想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,总感觉孩子叛逆,就是在找借口狡辩,推脱我们的责任,为我们的偷懒找借口。其实假如爸爸妈妈耐下心来倾听孩子,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,结果也不会致使孩子抗拒爸爸妈妈的唠叨,致使完全无法交流的状况了。
4、和孩子聊天的话题只有学习。
每次孩子放学回来出来督促孩子写作业就是需要孩子看书,即便平时聊天的话题也是三句不能离开学习。让孩子感觉爸爸妈妈的心里,学习远比自己要紧。孩子感觉我们的存在感非常低,我们的价值就是学习。在学校里老师让孩子用功学习,回到家,父母也替代了老师的责任,缺少亲子之间的交流和关爱。
5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家孩子比。
一直和其他人家孩子比成绩,比聪明伶俐,比懂礼貌,什么都要在爸爸妈妈的闲话家常当中对比一番。孩子会感觉自己永远比隔壁家孩子表现差。亲生的还不如隔壁家的,远没别的爸爸妈妈那样关爱自己家里孩子。其实孩子所要的不多,他们只想要爸爸妈妈多关爱自己一点,多称赞他们一下。
6、爸爸妈妈感觉孩子还小。
假如爸爸妈妈一直感觉孩子还小,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,也不想和孩子说实话。孩子也会在心底里非常受伤,感觉自己不被看重,一直被爸爸妈妈忽视。假如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意识到这一点,以孩子的想法为主,就可以防止很多和孩子交流方面的问题。
当孩子频繁顶嘴的时候,父母可以这么做
1、冷静后相互交流
有些时候当孩子开始顶嘴时,大人都是没办法同意的,不少大人都会强制的责骂孩子,去告诉孩子不许顶嘴了,这时只能激起孩子心中的怒气。
这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孩子和大人都相互冷静,然后大人再去和孩子进行交流,问问孩子顶嘴是什么原因,看看到底是哪一方的问题,有时候孩子顶嘴都是由于心中产生了不满,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去着手解决。
2、允许孩子释放情绪
每个孩子都有我们的小情绪,而且目前的父母都很专制。不少父母不允许孩子哭泣,不允许孩子发泄不好的的情绪,如此只能让孩子憋坏。
所以当孩子开始频繁顶撞父母的时候,父母就应该注意了,到底是什么使孩子产生这么大的抵触心理,对于孩子来讲爸爸妈妈是他们所依靠的对象,假如没产生不满的情绪,他们又如何会频繁的顶撞爸爸妈妈呢?
3、鼓励孩子说源于己的建议
目前每一个家庭都期望能教育出听话的孩子,但听话孩子的背后是不敢发表我们的建议,啥事都憋在心底,以听取爸爸妈妈建议为主。
当孩子的建议一直不可以发表出来时,孩子到了某一个点就会爆发,开始频繁的顶撞爸爸妈妈,所以爸爸妈妈要鼓励孩子说源于己的想法与建议,做了一个决定,先问问孩子爱不爱,假如不喜欢就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讲出,爸爸妈妈会充分的考虑孩子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