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爸爸妈妈比较越多对孩子伤害越大

   日期:2024-09-07     来源:www.sgrcc.com    浏览:655    
文章简介:畅畅4岁多了,鬼灵精怪,喜欢画画,于是母亲给她报了绘画班,跟同事的女儿欢欢一块上课。天天上课结束,接畅畅时,母亲总爱把她的画和欢欢的进行比较:“畅畅,你画的云彩如何不像啊?你看欢欢画的花朵多好看。

畅畅4岁多了,鬼灵精怪,喜欢画画,于是母亲给她报了绘画班,跟同事的女儿欢欢一块上课。

天天上课结束,接畅畅时,母亲总爱把她的画和欢欢的进行比较:“畅畅,你画的云彩如何不像啊?你看欢欢画的花朵多好看。”“畅畅,你画的树叶比欢欢的少了几个线条,下次要记得添些曲线上去才更漂亮。”……没过几天,畅畅就不愿去绘画班了,而且也不喜欢拿画笔画画了。母亲还非常困惑:这个孩子学东西如何这么没耐性呢?

爸爸妈妈都期望我们的孩子比其他孩子了解更多的常识,学会更多的词语,背诵更多古诗,或者在音乐、舞蹈、绘画等方面表现出天分或潜能。但适当的、适应的期望能够帮助唤起孩子的进取心,激起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,过多的比较,过高的期望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无力无助甚至是绝望的感觉。

爸爸妈妈怎么样提出对孩子的合理期望呢,可以参考以下建议:

1、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应该打造在孩子自己进步的基础上。很多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,没考虑孩子自己的特征,有的甚至是爸爸妈妈们之间攀比的结果,这类期望无疑是不适当的。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要以孩子自己为参照,事先评估孩子的智能特征、兴趣范围、个性特点等优势,对孩子提出适当的期望,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。

2、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局限于学习。依据多元智能理论,每一个孩子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语言、数学逻辑、空间、身体运动、音乐、人际、自我认知、自然认知8个范畴,传统意义的学业只是孩子智能中的一部分。爸爸妈妈要防止以智能高低、学业成绩来作为衡量孩子是不是有出息的唯一准则。

3、让孩子拥有将期望变成现实的内在动力。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能否达成,重点在于孩子能不承认可,并能否主动转化为我们的内在动力。假如爸爸妈妈是以唠叨或逼迫的方法去督促孩子,孩子处于一种无所谓的被动角色,就会导致孩子不求进取的状况。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宽松的环境,让孩子自己判断、选择,引导孩子培养浓厚的兴趣,为达成我们的目的而努力。

 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