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一下册地理综合测试(一)
1、单选题
1.印度的粮食作物主如果( )
A.水稻 大麦 | B.燕麦 小麦 | C.玉米 水稻 | D.水稻 小麦 |
2.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( )
A.水稻 高粱 | B.小麦 水稻 | C.玉米 小麦 | D.玉米 水稻 |
3.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( )
A.南美洲 | B.北美洲 | C.欧洲 | D.大洋州 |
4.下列区域居民以面食和杂粮为主食的是( )
A.四川盆地 | B.云贵高原 | C.长江中下游平原 | D.东北平原 |
5.小明获得“天天下午基本上有一场雨”的感受可能是在( )
A.越南 | B.缅甸 | C.泰国 | D.印度尼西亚 |
6.中国同湄公河五国山水相连。湄公河五国地处中南半岛,地形特征为( )
A.山环水绕,沃野千里 | B.地高天寒,雪山连绵 |
C.地表破碎,千沟万壑 | D.山河相间,纵列分布 |
7.被叫做“十字路口”的区域是( )
A.东亚 | B.东南亚 | C.南亚 | D.中亚 |
8.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( )
A.东海 | B.日本海 | C.太平洋 | D.印度洋 |
9.西部区域的特点农业组合,正确的是( )
A.新疆一绿洲农业 | B.内蒙古高原一高寒牧业 |
C.青藏高原一渔业 | D.成都平原一河谷农业 |
10.日本的传统服饰是( )
A.和服 | B.旗袍 | C.西装 | D.宽大的白色长袍 |
11.世界最大的国内是( )
A.亚欧国内 | B.北美国内 | C.非洲国内 | D.澳大利亚国内 |
12.亚欧国内之间的分界线非常明确,其中不是两者分界线的是( )
A.乌拉尔山 | B.伏尔加河 | C.大高加索山脉 | D.土耳其海峡 |
13.关于国内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正确叙述是( )
A.总量丰富,人均不足 | B.种类齐全,人均丰富 |
C.总量丰富,种类单一 | D.地大物博,人均占有量大 |
14.下列自然资源,全部是可再生资源的是( )
A.石油、森林、煤炭、太阳能 | B.铁矿、天然气、铀矿、阳光 |
C.阳光、土地、水、草原 | D.森林、水、天然气、铁矿 |
15.下表反映了国内自然资源的特征是( )
| 矿产资源 | 耕地面积 | 河流年径流量 | 森林面积 | |||
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| 3 | 4 | 6 | 6 | |||
人均量占世界平均量 | 1/2 | 1/3 | 1/4 | 1/6 | |||
A.自然资源十分匮乏 | B.自然资源丰富,品种齐全 | ||||||
C.自然资源总量丰富,人均不足 | D.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|
16.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( )
A.青藏高原 | B.中西伯利亚高原 | C.巴西高原 | D.内蒙古高原 |
17.因为服务外包产业的飞速进步,被叫做“世界办公室”的国家是( )
A.俄罗斯 | B.日本 | C.印度 | D.老挝 |
18.国内的粮食产量已经达成多年连续丰收,但伴随人口数目和饲料用量的增加,粮食需要量不断扩大,粮食生产面临巨大的重压,以下做法正确的是( )
A.大力开垦草地、林地,增加耕地面积 |
B.增加农业人口数目,以增加粮食产量 |
C.增加放牧牲畜的数目,以提升草原的借助率 |
D.通过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,变农业大国为农业强国 |
19.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坐落于( )
A.东欧平原 | B.西西伯利亚平原 | C.中西伯利亚高原 | D.恒河平原 |
20.下列资源中是非可再生资源的是( )
A.土地、森林、水 | B.阳光、空气、生物 |
C.煤炭、金刚石 | D.气候、冰川 |
21.导致亚洲环境问题的根本缘由是( )
A.人口过多 | B.资源短缺 | C.经济落后 | D.生态平衡破坏 |
22.领土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,它指的是( )
A.国界线以内的陆地、领空和领海 |
B.国界线以内的陆地、领水和领空 |
C.国界线以内的陆地、领水和领海 |
D.国界线以内的陆地、领海、领水和领空 |
23.下图是“国内四大牧区示意图”,A、B、C、D分别是指( )
A.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|
B.西藏牧区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|
C.内蒙古牧区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新疆牧区 |
D.青海牧区 新疆牧区 西藏牧区 内蒙古牧区 |
24.下列河流与所流入海洋对应错误的是( )
A.珠江──太平洋 | B.怒江──印度洋 |
C.雅鲁藏布江──太平洋 | D.额尔齐斯河──北冰洋 |
25.读图,完成下列各题。
在北京工作的老桂,要在阴历大年三十前赶回广西南宁老家春节,最不适合的交通方法是( )
A.铁路 | B.公路 | C.航空 | D.水路 |
老桂看到广西特产甘蔗在北京场非常受青睐,他要从广西购买600吨甘蔗到北京卖,比较合适的运输方法是( )
A.铁路 | B.公路 | C.航空 | D.水路 |
26.煤炭资源丰富,且已成为国内煤炭工业基地的省区是( )
A.广东、福建、浙江 | B.青藏、新疆、云南 |
C.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 | D.黑龙江、河北、四川 |
27.读中国土地资源借助种类比重图(左图)、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(右图),回答下列问题。
关于左图的解析,不正确的是( )
A.国内土地借助种类多样 |
B.可借助草地占可借助土地比重最大 |
C.在所有土地借助种类中,耕地比重最小 |
D.难借助土地比重大于可借助土地比重 |
右图告诉大家( )
A.国内人均耕地面积大于日本是什么原因国内人口比日本少 |
B.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是国内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 |
C.印度人口与国内相差不大,人均耕地远超越国内是由于印度国土面积大于中国 |
D.国内人均耕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,不需要为耕地不足而发愁 |
28.近年来,国内农业机械化进步水平不断提升,对农村来讲( )
A.消除去人多地少矛盾 | B.缓解了劳动力短缺 |
C.减少了土壤肥力 | D.加强了水利工程量 |
29.关于国内工业分布与进步的叙述,正确的是( )
A.工业分布是东南沿海区域多,长江沿岸区域少 |
B.国内西部区域无现代化工业 |
C.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,但进步迅猛 |
D.近些年来高新技术商品出口增长缓慢 |
2、填空题
30.读下图,依据所学过的常识回答问题。
界线A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相接近,是国内农业种类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要紧界线。界线A确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(填季风或气温)。
界线C大致与1月__________等温线相吻合,大致与__________等降水量线最接近,也是国内东部区域的水田和__________的要紧分界线。
3、综合题
31.读中国局部地区简图,回答下列问题。
在图中填出A山脉的名字。
三条铁路都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(填出简称)。
联系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(序号),两大工业区一同特征是__________。
A.海陆交通便利 B.矿产资源丰富,以重工业为主
C.坐落于亚热带,湿润区 D.地多水少,人地矛盾突出
甲、乙两地受寒潮影响大的是__________。
有一批农商品由青岛港运往海口,最实惠的运输方法是__________,这批农商品中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。
A.小麦 B.苹果 C.甘蔗 D.棉花
甲区域的气候种类是__________,该气候种类对农业进步的利:__________;弊:__________。
乙地的民居特征是__________,其成因是__________。
32.读图所示的京津冀区域简图,完成下列问题。
京津冀区域西靠A__________山脉,东临B__________。
京津冀区域是国内要紧的工业生产基地。读图写出该区域进步工业的两个有利条件__________,__________。
2014年初,中央提出京津冀区域协同进步,下列北京进步定位不适当的是( )
A.全国政治中心 | B.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|
C.全国重工业基地 | D.全国文化中心 |
33.读中国局部地区简图,回答下列问题。
图中A—B是国内东部区域要紧界线__________。
图中甲区域的耕地种类以__________为主,乙区域的耕地种类以__________为主。
写出下列数字所代表铁路线的名字。
①__________,②__________,③__________,④__________。
京广高铁连接了国内沿海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__________工业基地。
下列区域农业生产的进步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( )
A.甲——进步淡水养殖为主 |
B.乙——进步种植业为主 |
C.丙——进步林业为主 |
D.丁——开辟梯田,进步种植业为主 |
国内农业的区域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和西部、南部和北部的差异,其中导致国内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。粮食作物形成了南__________北__________的分布格局。
1、单选题
1. | 【答案】D | |||
2. | 【答案】B | |||
3. | 【答案】C | |||
4. | 【答案】D | |||
5. | 【答案】D | |||
6. | 【答案】D | |||
7. | 【答案】B | |||
8. | 【答案】C | |||
9. | 【答案】A | |||
10. | 【答案】A | |||
11. | 【答案】A | |||
12. | 【答案】B | |||
13. | 【答案】A | |||
14. | 【答案】C | |||
15. | 【答案】C | |||
16. | 【答案】A | |||
17. | 【答案】C | |||
18. | 【答案】D | |||
19. | 【答案】A | |||
20. | 【答案】C | |||
21. | 【答案】A | |||
22. | 【答案】D | |||
23. | 【答案】A | |||
24. | 【答案】C | |||
25. |
| |||
| 【分析】(1)在北京工作的老桂,要在阴历大年三十前赶回广西南宁老家春节,最快的方法是航空,最经济的方法是铁路,时间最长的是公路,最不可能选择水路,故选D。 | |||
26. | 【答案】C | |||
27. |
| |||
| 【分析】(1)国内土地资源种类多样,很难借助土地占21.6%,比重小于可借助土地,故选D。 | |||
28. | 【答案】B | |||
29. | 【答案】C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