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「“一半的孩子将上不了高中”」消息一出,父母群炸翻了天

   日期:2025-01-31     来源:www.dbeij.com    浏览:349    
文章简介:“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?太夸张了吧?” 前两天跟朋友说到孩子的学习,话还没有说两句,朋友就说非常焦虑。 自己家里孩子虽然在重点初中,重压却一直非常大,排名一直靠后,找老师补了课也没明显成效。
“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?太夸张了吧?” 前两天跟朋友说到孩子的学习,话还没有说两句,朋友就说非常焦虑。 自己家里孩子虽然在重点初中,重压却一直非常大,排名一直靠后,找老师补了课也没明显成效。 我劝她不要着急,才上初中一年级,别这么早下结论,给孩子点适应时间,再说了孩子还在重点初中,能差到哪去呢? 她又惊讶又着急地看着我:
“你不了解目前大家市区的普高录取率只有50%左右吗?
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普通高中,他的结局不是上哪所高中,而是大概去中专或职高!”
对这个数据感到惊讶的同时,我当时还是感觉这位朋友过度焦虑了,好歹是重点初中,不至于没高中上吧?
我又追问了一下,目前的高中录取这么激烈吗? 这位姐姐告诉我:
“班主任在初中一年级开学就跟父母强调,初中将来出路非常严峻,
目前全省甚至全国的普高录取率都不高,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!”


我试图去宽慰,“其实读职高、中专未必就是失败,将来对技术人才和蓝领的需要会非常旺盛。” “你说的道理我都了解,可是我和他爸都是大学本科毕业,如何能同意孩子去上中专、职高呢?” 学历滑坡这件事,的确是个很难同意的现实。


全国来看,有将近一半的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 确实,愈加多的数据正在“坐实”有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的现实。 虽然全国普高录取率,在过去20年一直在缓慢升高,但至今为止,普通高中的全国录取率也才56%左右,接近一半的孩子可能进入不了普高!而且近期几年一些省份的录取率甚至有所减少。


说到接近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高,不少小学生父母可能还没一个明显的感受,对比一下目前的大学(包含本科+大专)录取率,会发现大学录取率(80%+)远高于普高录取率(56%)。
即便对比本科录取率,也几乎和普高录取率持平! 依据河南教育厅公布的数据,2019年河南中考报名人数达141万人,而全省普高招生人数只有73万,也就是说或有68万人上不了普高,普高的录取率不到51%!


再看看往年的状况,省教育厅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:
2016年-2019年河南的初中毕业生人数在逐年上升,普通高中录取人数的比率却没增长多少,
2016年、2017年有53万人上不了普通高中;
2018年55万;
2019年68万,
到2020年非常可能超越70万人上不了普通高中。


今年深圳的公办普高录取率,已经从47%降低到45%!


之前,陕西宝鸡发布了“中考复读禁令”,禁止公立中学、民办初中、普高、校外培训机构招收初中三年级复读生,为的是确保普高和职高6:4的录取任务圆满完成。



湖北、广西、江苏等省市也在确保6:4的普职比。


甚至有专家说:“普职比大体相当是国家政策。技术工人没了,是灾难。”


也就是说,在政策愈加明确的状况下,孩子们上普高愈加难,需要有一半孩子去学上职高或中专。


关于分流, 中国爸爸妈妈在焦虑什么?



对于普通爸爸妈妈而言,有哪个会期望:


孩子还没有为梦想拼搏高考考试,就被分到职高里筹备学一技之长。 其次,咱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管理和规范上相对都不是非常成熟。 聊起职高,不少父母提到的几个高频词居然是:恋爱、吊儿郎当、吸烟、打游戏…… 爸爸妈妈之爱子,当为之计深远,想到十多大岁数的孩子,要在不那样“上进”的环境里“虚度”时光,哪位爸爸妈妈不心痛呢? 在成绩面前,每人平等,这是不少普通家庭的孩子改变命的要紧一环。



不要用 "学习数学有哪些用,买菜又用不到"给自己数学渣找借口,虽然买菜时用不到,但它却可以决定你在哪儿买菜。


高考考试是生活最后一次不看脸的角逐。


没伞的孩子,不要站在原地等雨淋,而是要愈加努力。越努力越幸运,如果是起跑落后,那就用汗水换成绩。


所谓成长,其实就是愈加同意自己本来的样子,不再怨天尤人,而是掌握了什么叫天道酬勤。大家要做的,就是无论起跑线在什么地方,无论自己落后多少,都要咬紧牙关,不管不考虑勇敢向前,直到旭日东升,雨过天晴。


看重教育,是爸爸妈妈唯一的路

有句谚语说:“最痛苦的真相,也好过最甜蜜的谎话。”


早点了解教育形势的残酷,并非坏事。至少,对爸爸妈妈如何培养孩子,更有指导性。 正如那天群里聊天的母亲们,不少母亲都懊悔:


自己错过了孩子小学前能力培养和潜能的开发的重点期,总感觉,孩子到小学再用力也不晚。


可事实上,小学刚开始,孩子们就已经站到了起跑线上,下面,已经是孩子们体力、耐力与各种能力综合比拼的时刻。


一部分孩子都已经跑开了,不少佛系和“静待花开”的母亲们,才开始期待孩子的各种潜能在小学形成。
大家不应期待孩子学前抢跑,在学前就积累不少常识,但看重孩子教育,重视孩子各种能力和潜能的开发,是很有必要的。 孩子学前几大能力:阅读、思维、自理自立等能力的培养,还是很有必要的。 正如一位母亲说:
“其他人家孩子入学前已经自理自立、会独立阅读,
上小学后就可以用这类能力来辅助学习了,而你还在期待孩子进入小学后培养这类能力。”

孩子真的的起跑线,就在爸爸妈妈的观念里。 而看重教育、看重孩子能力的培养,是不少普通孩子和爸爸妈妈,唯一的路。
无论孩子什么年龄,处于同龄人中的何种水平,只有爸爸妈妈足够看重,不舍弃孩子,不舍弃努力,孩子的生活才不会被过早定型。


《卡尔威特的教育》一书中说:“对于孩子而言,非常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分。


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,不是由天分和遗传决定的,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。

身处变革年代,大家爸爸妈妈唯一能做的,就是看重教育,看重孩子,早点赋予孩子适应角逐的能力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